高中地理大家要学习很多知识,在老师授课之前大家最好提前阅读一下本课的教学课件,这样才能掌握所要学习的重要知识点,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2018高中地理教学课件【河流地貌的发育】指导,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学好地理。
[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课标解读
(1)知道河流侵蚀的主要类型,理解在不同河段,河谷受到的侵蚀作用及河谷形态的差异。
(2)知道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识别河流堆积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位置。
(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设计原则]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案例教学,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已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一年级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在初中地理中,这部分内容学过河流大体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影响的河流地貌学知识表象。高中地理在此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是通过学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类型与作用机理,以及了解到受内力作用影响强烈的山地形成过程的案例之后,再以河流地貌为案例,剖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以及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内容的设计目的在于通过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机理,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外力地貌的学习中。
本节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河流侵蚀地貌。主要介绍河谷在不同发育阶段河谷的特征。二是河流堆积地貌。主要介绍河流冲积平原的组成和它的形成过程。用示意图指出了三类冲积平原的大致分布位置,并对这三类冲积平原的具体形成机制一一进行简要介绍。三是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本着案例教学的思路,以聚落和河流冲积平原的关系为例,展示了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本节内容的重点包括河谷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征、河流冲积平原的大致分布位置以及具体形成机制,识别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本节内容的难点是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作用机理。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的思维已经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处于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但在思维中,形象思维成分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逻辑思维还离不开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初中地理重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一阶段正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普遍认为地理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从知识的深度与难度来看,从初中到高中存在一个较陡的阶梯。在初、高中的台阶期,主要是对学生的空间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以及运用各种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明显提高了,学生往往不能较快地适应,所以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普遍反映地理难学。
通过初中地理和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分析较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采用案例式教学,分别选取河谷和冲积平原作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案例进行剖析,有利于化抽象的原理为具体的流程,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并初步了解分析地貌形成过程的方法,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通过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影响的学习,有利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节的活动,也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这些都将顺应学生思维状况的合理过渡,并将有利于学生的合理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4种外力作用形式,并能以此迁移到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2)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3)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4)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讲授法,教师直接讲授河流侵蚀地貌的不同类型,以及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再出示相关的图片,增强直观性。
(2)通过地图法,阅读河谷的演变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3)讨论法与发现法相结合,小组讨论张家界的形成原因、河流地貌与聚落规模之间的关系,发现河流地貌对聚落影响的一般规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的形成与发展,它们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与内力作用有关。营造地表形态的地质作用,除了内力作用,还有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又是怎样影响地表形态呢?伴随这一问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与外力作用息息相关的河流地貌。
新课教学:河流侵蚀地貌
1.讲授概念: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2.河流的发育过程
(1)让学生阅读课本77页,向学生介绍河流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发育阶段的主要侵蚀方式即对河谷的影响、侵蚀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规律、河流不同发育阶段的地表形态。
(2)比较河谷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
3.小结与活动
小结: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是由多种侵蚀方式共同作用而成,但是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主要的侵蚀方式不相同。
活动:让学生阅读课本78页,通过迁移河流侵蚀地貌的知识,小组讨论张家界的形成过程,然后由教师点评。
平稳过渡——河流侵蚀地貌只是河流地貌的一种,此外河流堆积地貌也是一种重要的河流地貌类型,下面我们将继续学习河流堆积地貌。
新课教学:河流堆积地貌
1.由教师讲授河流堆积地貌的概念,并课件展示——冲积扇图片、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河漫滩平原图片、三角洲平原图片和河漫滩堆积地貌示意图。通过图示法,让学生知道不同类型的河流堆积地貌的具体的形态。
2.教师精讲三种不同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机制(略),并归纳三类河流堆积地貌的位置、形成概况及地貌特点。
3.通过学生对案例“黄河三角洲的发育”的自主学习,将加深对河流堆积地貌的理解,教师也应对三角洲进行内容拓展。
承上启下——我们学习了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它们对聚落的分布会有什么影响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内容。
新课教学: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学生阅读课本80—81页,小组讨论并归纳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的一般规律,然后由教师点评。
2.教师总结并拓展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影响的一般特征
课后反思
本节内容较为抽象,故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线,讲授法在教学方法运用中占有较大比重,但仍有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方法实施,使学生学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应更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大教育网为大家精心准备了2018高中地理教学课件【河流地貌的发育】指导,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借鉴,想要获取更多的高中地理教学课件请查阅学大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