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的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很多的故事和典故,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下面是学大的专家为大家总结的词语百科知识点-狎雉驯童讲解。
狎雉驯童,成语,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二十五〈卓鲁魏刘列传·鲁恭〉。汉鲁恭宰中牟,以德化民。时郡国螟蝗伤稼,独不入其境;有母雉将雏过童子旁,童子仁而不捕。后遂以“狎雉驯童”誉人政绩。
【成语】: 狎雉驯童【拼音】: xiá zhì xùn tóng【解释】: 以之誉人政绩。
典源《后汉书》卷二十五〈卓鲁魏刘列传·鲁恭〉
建初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瞿然而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安,是岁,嘉禾生恭便坐廷中,安因上书言状,帝异之。
典源译文建初七年(82),郡国螟虫为灾,伤害庄稼,县界犬牙交错,而螟虫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听说,怀疑不是事实,派仁恕掾肥亲前往察看。鲁恭跟随在阡陌之间行走,都坐在桑树下,有野鸡飞过,停在旁边,刚好旁边有个童儿,肥亲对童儿说:“你为什么不捉住野鸡?”童儿说:“这只野鸡正在孵小野鸡哩。”肥亲惊动而起,与鲁恭作别道:“我到这里来,本是考察你的政迹。今螟虫不犯中牟,这是一奇;德化及于鸟兽,这是二奇;连小孩都有仁心,这是三奇。我久留在此,只能打扰贤者。”回到府里,向府尹袁安如实作了报告。这年,特别茁壮的禾苗生长在鲁恭住宅侧室廷中,袁安因而上书说明情况,帝感到奇怪
同学们了解了词语百科知识点-狎雉驯童讲解,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理解能力,这样我们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